赵晓岚:照顾瘫痪婆婆20余年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街道办事处建北社区辖区内,经常会看到一位中等身材,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她用轮椅车推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时在街上溜达,有时在树荫下乘凉和大家唠嗑,有时在饭店同老人一块吃饭。轮椅的后面挂了个大兜子,里面放着水果、矿泉水、纸巾、毛巾等物品。别人都以为那是她的亲生母亲,但实际上,她推的是现在已经92岁高龄的婆婆。从老人那慈祥的笑脸上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的是那么的幸福,她就是被小区居民称做孝敬老人百里挑一的好儿媳赵晓岚。
赵晓岚从结婚开始就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现在她们已经共同生活34个年头了。因为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勤劳俭朴,从她结婚开始全家就生活的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婆婆突然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从此家庭的重任全部落在她们夫妻二人的身上。她一方面要料理好年幼的孩子,另一方面还要照料好瘫痪卧床的婆婆。她每天早早起来先烧开水,给二老冲好鸡蛋水,然后再做饭,为老人喂饭、喂药、翻身、洗尿布,还要经常为老人洗澡、洗衣服、晾晒被褥等。在赵晓岚的悉心呵护下,老人家在1998年能自己下地慢慢活动了,虽然走不了几步,但自己能吃饭,能在床边解决大小便的问题了。
2006年,在婆婆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的公公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给她的婆婆打击很大,老人情绪低迷,经常流泪。赵晓岚就耐心的劝婆婆说:“妈妈,别难过。爸爸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全家会加倍精心照料您,我的父母亲去世的早,现在我们全家只有您一个老人了,我会像对待我的亲生母亲那样孝敬您。”此时此刻婆婆留下了感动的热泪。赵晓岚不但这样说了,而且也这样做了。
老人家原来住在四层楼,春暖花开的时候,要想让老人出去溜达溜达上下楼很费劲。赵晓岚就和爱人商量,把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把原房抵押贷了款,购买了一套离原房很近的一楼双阳的房子,由于老人单独住一个屋害怕,她和爱人就跟老人在同一屋居住。还专门为老人家买了轮椅,这样老人出来溜达非常方便,每每看到老人家坐在轮椅上那幸福的笑脸,周围的人看了她都羡慕的说:你有这么好的儿媳妇就是福啊!
因为婆婆行走不便,每次给老人剪头,赵晓岚都要提前和理发店的师傅预约到家服务。可是到了节假日,理发店忙不开就不能到家服务。赵晓岚为了解决给老人的理发问题,自己买来电动理发推子,学着给老人剪头,每次剪完头婆婆总是笑着说:“还是儿媳妇好,给我收拾的干净利索。”
人们都说,人老了不好过,这话一点也不假。赵晓岚特别理解老人的心情,她经常和别人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婆婆对我们特别好,我生小孩时,老人伺候我一个月都没让我下地,老人对孙子的疼爱,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时时铭刻在我的心里。我必须对老人孝敬。”她把婆婆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准备的井井有条,到什么季节换什么衣服。老人吃的更是四季应时,水果糕点家中不断。由于人老了,消化不好,经常对自己家做的饭菜没味口。赵晓岚就让爱人和儿子买回老人爱吃的小馄炖、小笼包、水煎包等食品,家中还常备了各种美味的小点心,以备老人饿时吃,有时她还推着老人在周围的饭店去吃些婆婆爱吃的饭菜。每到节假日和老人过生日时,赵晓岚都会主动把哥哥和姐姐全家人以及前来看望老人的亲属安排到饭店。
赵晓岚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咱家生活上都要以奶奶为中心,奶奶是咱家最大的事。”在日常饮食方面,为了适合婆婆的胃口,她尽量少做炒菜和一些生硬的菜,多做炖菜和老人爱吃的菜。本来赵晓岚是比较喜欢吃米饭的,但是为了照顾婆婆的消化,平时尽量做面食,少做米饭,偶尔做米饭也要尽量做的软一些。每当赵晓岚有事需要出门暂时回不了家时,她会认真安排和嘱咐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照顾好奶奶。
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不舒服和患病的事经常发生。赵晓岚和他爱人不厌其烦的每天都要给老人量体温、量血压、测脉搏。现在她和爱人俩都快成了半拉大夫了,这些年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她一摸脉搏就能知道老人的病情,如果发现老人身体有什么异常变化,就及时吃药,需要找社区医生到家诊疗时,就把社区医生请到家,需要到大医院治疗时,就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治疗。
在赵晓岚的精心照料下,如今92岁高龄的婆婆身体恢复的很好,她已经把儿媳妇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真情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赵晓岚曾多次被社区和区老龄办评为尊老敬老模范个人,被哈尔滨市评为孝敬老人标兵和模范家庭,2004年被评为哈尔滨市第二届“十大孝星”候选人,2013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来源:人民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