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养老靠谁
作者:   来源: 上海观察  2016-09-13

  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方式上去尽孝,老年人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险,经济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有一些养老方面的问题仍是制度不能替代的。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杜鹏做客“世纪大讲堂”,剖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15年前,当中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特别切身的感受。今天,我们会非常容易地想到养老的事情,比如说大家会看到老年人在跳广场舞,或听说大学教授把房子卖掉住到老年公寓里。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从定义上来讲,指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我们目前有多少老年人呢?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是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那小孩占多少比例呢?我们0到14岁的少儿人口现在是2.27亿,占总人口的16.5%。
  大家会注意到,我们老年人是2.22亿,小孩是2.27亿,两者之间只差500万人,但在过去,这之间的差额曾经是十倍。所以再过一到两年我们就会看到,老年人口会超过少儿人口。这就是我们将会看到的人口老龄化对我们社会的一个深刻的改变。
 
  全面二孩政策会减缓人口老龄化吗
 
  到2050年,活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1990年以前出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的生育政策不影响2050年老年人的人口数量。我们目前的老年人口比例是16.1%,即使到2050年,普遍生育二孩产生了效果,我们的老年人口比例仍然会很高。
  鼓励生育二孩对于人口老龄化会有一定的减缓效果,但是它的效果是有限的,普遍生育二孩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我们还是要从社会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上去作打算,不能光在人口的生育上来做文章。
 
  独生子女像汉堡包中间夹的肉
 
  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实际上特别像汉堡包中间夹的肉,养老和养育孩子都压在80后、90后这一代人身上。
  所以说,对年轻人来说将来要关注什么?根本的关注点还是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就是说将来每个人,不但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要有养老金保障。比如老年人需要看病的时候,他们的医疗费用能不能绝大部分从医疗保险里得到报销?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对老人的护理能够进行预先的准备,加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这个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将来的照料者,或者说对照料者提供支持。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解决方向。
 
  新时期孝顺的表达方式更多样
 
  在新的时期,孝顺仍然非常重要,只是它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了。比如说原来是子女和老人一起住,每天照顾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
  但现在,很多人出去读书、打工,离开父母单独生活和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孝顺呢?
  其实,在新时期,孝顺的表达方式还是非常多样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会发微信,你给老人传去几张你做的饭菜的照片,抽空的时候发个语音,跟父母聊上几句,这些都是孝顺。孝顺老人比过去更加方便了,而不是更加困难了。
  现在,我们不跟老人住在一起,但我们可以给老人雇小时工或保姆。老人入住养老院,不代表着子女不孝顺。老人在养老机构里生活,你仍然可以经常探望,关注老人得到的服务是不是到位。供养老人的场地、地点不一样了,但是孝心还可以以新的形式延续。实际上,不论老人在家里还是住在养老机构,只要能得到更好地照料,就是子女的孝顺。
  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方式上去尽孝,老年人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险,经济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有一些养老方面的问题仍是制度不能替代的,比如亲情的沟通、精神的慰藉,这些仍然需要子女发挥作用。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