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秋》
作者:   来源:   2016-06-21
  《老人春秋》是《老人春秋》杂志社旗下刊物,自1992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 杂志发行20年攀升,从未下滑,2012年月发量已达68万份,实际读者达百万之众。
  《老人春秋》为什么能逆势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不仅得以生存,而且持续20年长盛不衰?又是什么原因使它在传统媒体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依旧彰显出勃勃生机?
  答案非常简单:“大道至简,适者生存”。
 
  顺应时势,催生《老人春秋》杂志社

  上世纪90年代初,《老人春秋》杂志社在创刊的时候,也和其他刊物一样,经历了严格认真的调研论证。通过调研论证和辩论考量,我们对创刊背景形势、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等渐渐有了准确客观的研判和把握。
  首先,是把握改革开放大势,坚定创刊信心。一是改革开放为创刊提供了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二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为创刊创造了宽松的思想舆论环境;三是改革开放,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和文化市场,看到了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严重不足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西方文化对我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对我文化市场的威胁,进而大大增强了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心和危机感。
  其次,是我国老龄社会的发展步伐和老龄群体的快速壮大,为创刊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个大势的分析与把握是《老人春秋》这本老人杂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当时我国即将步入老龄社会,而且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都已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按国际社会标准,老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就算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人口将突破一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读者市场,而且老年人有这样一个特点:,对新兴媒体、新技术不慎了解,却对传统纸质媒体情有独钟。
  第三,我国老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十年来的实践,要求加强老干部思想文化阵地建设。1982年党中央关于建立离退休干部制度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十多家老年期刊创办。这些老年期刊一经创立,就在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丰富老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老干部队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而我省既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干部数量大省,创办老年期刊,满足老干部和广大社会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必要、可行,而且市场潜力巨大。
   
  适应市场  定位《老人春秋》

   《老人春秋》创刊的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人们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始在朦朦胧胧中产生。
  创刊之始,首先遇到的就是刊物定位问题。就是要解决办什么刊、办给谁看、设什么栏目、编什么内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老人春秋》自然围绕老年人的生活做文章,围绕老字设栏目,围绕老字编内容。道理非常浅显,但具体要老字当家办刊物、设栏目、定内容,又觉困惑和无从着手。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老人春秋》在1991年先期进行了试刊,试刊下发给了老干部、社会老年人,老干部工作部门和社会涉老部门,以及期刊业务主管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另外还分头深入社会涉老部门和老年群体中,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对《老人春秋》杂志的读者群体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分类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通过试刊和专题调研论证,刊物的市场定位越发精准,栏目设置、内容分类更加科学清晰。读者群定位到正式创刊时定为:老年群体中的精英----离退休老干部群体,他们有文化、有水平、有资历、有功劳,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甚,要求也更高。而且这一特殊老年群体有文化经费保障,且具一定规模:据1991年的相关统计,仅河南省就有离休干部10万、退休干部30多万。
  刊物市场目标——读者群体的精准确定,就为刊物栏目内容的确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试刊论证后依据特定读者群体特性和文化需求确定了六个大的栏目板块:
  “人物春秋”栏目。老干部读者群体中,大家名家、英模功臣、各类典型比比皆是,拿出专门板块宣传他们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让他们经常不断地能够在刊物上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身影,会有如临其境、亲切和受到鼓舞的感觉,既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健康养老,又能增加杂志的亲和力他们对杂志的关注度。
  “老干部工作”栏目。该栏目宣传党和政府的老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宣传各地各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好的做法经验,宣传养老生活中的老干部典型等,这些都直接关系老年读者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养老环境的改进,以及养老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生烽火路”栏目。侧重反映新中国创立和建设征程中的非凡人物、非常事件和平凡人物在非常时期、非常事件中的切身经历与有益启迪和感受,为老年读者重温那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以铭记历史,慰藉心灵,满足他们的怀旧心理。
  “生活五味子”栏目。述说的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轶闻趣事,家长里短,针头线脑,酸甜苦辣,从细微处入手、多侧面反映,娓娓道来,汇聚成溪,让老年读者在日常养老生活中品味人间真情。
  “医药保健院”栏目。普及医药保健知识、介绍长寿百法、推荐防病治病验方、引导科学养生,该板块特别受到老年读者的青睐。
  “七彩怡情园”栏目。是老年读者的文娱园地,诗歌散文杂文游记等多文种在这里开会,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各大家在这里展示,可以说是集文学性、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身,让老年读者在品读中、欣赏中、愉悦中品味人生,和谐人生。
  刊物一经面市,就如鱼得水,受到市场的青睐和厚爱,创刊第一年就发行 8 万份,经营实现略有剩余,第2年突破10万份,第8年突破20万,第10年突破30万,第15年突破40万,到2011年连续突破50、60万两个台阶,2012年达到68万。

  服务市场  经营《老人春秋》

  如果说适应市场,定位《老人春秋》,是《老人春秋》开启老年期刊市场的金钥匙的话,那么,服务市场,按市场规律经营《老人春秋》,则是《老人春秋》在老年期刊市场独占鳌头、长盛不衰的致胜法宝。通过20年的摸爬滚打,探索实践,《老人春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办刊的新路子:全方位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了杂志的生产、加工、发行机制,用高质量的老年文化产品愉悦读者,用便捷高效、及时周到的发行服务满足读者。
  “生产”受到格外重视。这里所说的生产是特指作者队伍建设、写稿投稿也即“稿源”环节。《老人春秋》杂志社历届班子都十分重视编辑部之外的生产环节——作者市场培育。一是利用社会资源,在全省市县乡各级涉老工作部门和专干中建立兼职通讯员队伍,发动他们为杂志有偿提供稿件或新闻线索:二是在社会宣传文化文艺部门、团体和大专院校中聘请专家学者名人为杂志特约通讯员,用他们的作品、稿件提升杂志品位:三是在老年读者中经常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和征文比赛活动,发动老年人拿起笔,“我手写我心,我笔诉我情”,这样的“老人写,写老人”活动出来的稿件都是老人的事、老人的话、老人的心、老人的情,老年读者自然乐意看;四是定期组织笔会或以会代训的形式培养相对固定的作者骨干,以满足期刊重头稿件、突击组稿任务完成的需要;五是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奖励机制,实行好稿高稿酬和年度评比重奖制度,以刺激作者市场的写稿投稿积极性。由于注意了作者市场的培育,作者队伍逐年壮大,杂志所需稿件源源不断得到供应,正如有的编辑所说的“创刊初始时,是有什么编什么,现在是想编什么有什么”。充足的稿源市场为杂志的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发行环节全方位跟进。这个环节是期刊的市场营销阶段,是产品实现价值的流通过程。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有:(1)搞好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刊物的形象力、影响力。利用刊物、电视持续作广告宣传推介,把《老人春秋》杂志的办刊宗旨、特色、作用,高度概括,口号式宣传。通过推介宣传,让《老人春秋》的宗旨:“为老年人服务,为老干部工作服务”、特色:“适合老年人口味,方便老年人阅读”、作用:引领老年人“科学养老、健康养老、时尚养老、和谐养老”在老年市场叫响,使广大老年朋友了解《老人春秋》,宣传《老人春秋》、征订《老人春秋》。同时针对老年市场和中青年市场分别打好“质量牌、亲情牌”扩大《老人春秋》的影响力,如“老年朋友,安度晚年需要《老人春秋》;年轻朋友,孝敬老人就送《老人春秋》”。(2)抓住关键,搞好年度集中征订。每年的下半年为期刊的集中征订高潮,这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对期刊的征订发行至关紧要,甚至决定一年的发行数量。在这一关键时期,先要开好站长发行会,讲清年度发行利益分配和各种奖励、激励政策,调动征订发行的积极性。其次及时提供基层征订过程中所需的发票等相关手续,为他们的征订工作提供方便。(3)讲求诚信,搞好售后服务。做好征订后的期刊发送服务工作,既关系到当年期刊征订发行工作年度任务的完成,更关系到《老人春秋》的诚信和形象,关系到期刊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老人春秋》在邮发之外还在全省18个省辖市和一百多个县市区建立了自办发行网络,自办发行网络的构建和维护,为期刊及时送达订户手中提供了体制保障,但要保证期期按时送达,人人得到满意,还须强化从上至下整个网络的服务意识。从编辑部的签印、印刷厂的印毕、物流的送达等时间节点,合理确定,明确要求,上下协同,分工合作,搞好衔接,确保售后服务及时到位。
  《老人春秋》办刊人这种持之以衡、顺应时势、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办刊理念、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就是《老人春秋》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所在。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