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卫健委:智慧型医院为老年人保留传统就医通道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2019-03-21

  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就信息化质控与智慧医院建设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
 
  记者: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请问智慧型医院能给老年人带来哪些便利?另外,针对一些老年人对移动支付等不太方便的情况,智慧医院运行半年以来,有没有收集过专门来自于老人的反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
  我们国家老龄社会这种智能化的应用,一方面,可能对老年人来讲,对于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不如年轻人容易掌握,所以很多的医院,专门为老年人保留了传统就医的通道,比如可以打电话来预约。这几年推进改善医疗服务,其中有一项制度就是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的制度,在医院里有一些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专门给活动不便患者、老年患者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发展给老年人也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比如老年人要到医院看病,子女就得请一天假,到医院陪着看病,现在有了手机APP以后,子女下载一个APP,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给他的父母用手机实现预约挂号,查询结果。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智能+”,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一些可穿戴的设备应用,使老年人在家里就可以用可穿戴设备监测血压、血糖、心率,把这些信息用互联网技术传输给家庭医生,传输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进行日常的健康管理。这些对老年人来讲都是非常好、很便利的一种服务。
  我们现在提出来“互联网+药学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和探索。家里有这些老人,尤其是有失能的老人,或者是有长期慢性病服药的老人,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可以把用药的指导延伸到家里。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有一些最基本的医疗护理的需求,也可以以家庭病床、上门护理等方式提供。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智慧服务也给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
  在我们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充分重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像北京市医管局在做医院评价管理过程中,就要求在医院的门诊区专门设立帮老助残窗口。另外,在医院运行中,对门诊区域自助机的志愿者人数配备也进行过测算,随着就诊峰值的不同有不同的配备,基本上每一个自助服务区域都会有1-2名的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和一些不方便的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