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私人订制”曲高和寡
作者:   来源: 搜狐  2021-10-11


  今年2月初,浙江台州椒江区推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长情码”,计划通过搭建一个平台,串联起各种养老服务,在上面可以查询养老院信息,可以点单上门服务,也可以咨询各类养老政策。

  自进入浙里办系统后,“长情码”使用量却寥寥无几。

  记者通过支付宝进入浙里办,打开“长情在线”,显示上门服务点单数量最多的是上门洗理发,数量也仅10次,诸如上门助浴、家政服务等都无人问津。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运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椒江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张世冬说,但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化的社区养老依旧需要不断努力,这条路还很长。

 

  人们对居家养老认知度不高

  前两天,护理员又来到王美芳家,陪她唠了会儿嗑。67岁的孤寡老人王美芳住在椒江岭南社区的公租房。

  岭南社区由岭南小区、台都花园、文欣苑、星枫苑等多个小区组成,常住人口11000多人,65岁以上老人就有1000多人,这还不包括1000多户公租房用户。

  “公租房里有很多老人,低保的、失能的。”岭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郑磊说,因为公租户的户籍都不在本社区,所以统计本社区老人的数量时不会将他们统计在内。

  社区老人多,岭南社区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却遇到了阻碍。郑磊说,照料中心的位置已经选好了,就在岭南小区,但是周边业主不愿意,他们觉得会产生噪音,外小区来人还会带来疫情管控风险。

  对此,郑磊认为,这件事可以看出,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人们对它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还不够高。

  “以前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服务项目也很有限。”郑磊说,即便一些政府部门在节假日也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但这些服务对于数量众多的老人来说是杯水车薪。

  场地开放遇到阻碍,岭南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活动开展一直未曾停止。海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肖羿含说,照料中心主要是组织老人开展各类活动,书法花艺、绘画摄影等都有,丰富老人的生活,小区这么大,总有活动的空间。

  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肖羿含发现,很多老人参与活动的关注点都在“有没有礼品赠送”,对于活动本身并不是特别关心。

  “除了开展各类活动,居家养老还有一块主要内容是上门服务。”肖羿含说,但是平日里就节俭的老人,习惯了衣食住行上的开销,普遍不愿意额外购买养老服务。

  除了政府买单的低保老人、失能老人等困难群体的上门养老服务,肖羿含很难接到其他老人上门服务的单子。“也有人咨询过,他们以为我们是中介机构,给老人介绍保姆。”

 

  老人很少自主点单上门服务

  王美芳第一次接受上门养老服务还是在两三个月前,她是孤寡老人,平常不太和人说话,她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因为不自觉会产生心理落差。

  面对门外陌生的面孔,王美芳起初并不信任,在询问了亲戚后,才知道这是政府针对困难群体提供的养老服务。

  “她也不嫌我烦,总是会陪我说说话,做起事来很有耐心。”平时不愿意说话的王美芳和护理员却很聊得来,每次上门服务,王美芳总要拉着对方唠唠嗑。

  实际上,椒江对低保老人、失能老人等困难群体的上门养老服务已经在全面展开,岭南社区只是其中之一。

  2016年以来,浙江台州椒江区共投入2657.07万元用于居家养老支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和照料中心178家,其中具有夜托功能的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实现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75%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社会化运作,不断满足区域居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为老助餐、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多元化养老需求。

  “我们提供点单服务,不管是家政服务还是洗理发,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单,相当于‘私人订制’。”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台州负责人郑晶瑛说,现在老人们对居家养老的了解在逐步加深,反倒是年轻人对居家养老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居家养老都有哪些服务,如何去寻找服务。

  郑晶瑛说,通常情况下,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都不太会主动去购买社会服务,在很多老人的认知里,养老服务应该是无偿的。“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双方的信息偏差。”

  为了推进“智慧养老”,今年浙江台州椒江区还推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长情码”。

  “想法很好,里面涵盖的服务内容也很全面,但是需要推广,这种推广更适合面向老人的子女。”郑晶瑛认为,很多老人明显存在“数字鸿沟”,他们很难独立在网络上完成点单式上门养老服务。

  即便是处于中心城区的岭南社区,老人使用智能机的比例也不高。郑磊说,尤其是公租户,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老人多数都使用老人机,没有扫码功能。“即便是拥有智能机,很多老人也缺乏自主点单的能力。”

  为此,椒江各个社区和第三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也不时给老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常识。即便如此,因为种种原因叠加,“长情在线”的上门服务点单率依旧很低。

 

  养老服务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等仍需完善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椒江现有常住人口82.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68万人,占常住人口数比例为15.36%,而且高龄化比例较高,全区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有1.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2%

  椒江区养老服务项目连续多年纳入省市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养老服务对象逐步从特殊困难老年人转变为全体老年人,养老服务内容逐步从补缺型养老服务转变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去年下半年,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星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同时经过招投标,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郑晶瑛介绍,他们以街道为单位设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各个社区铺开照料中心,照料中心以开展活动为主,丰富老人生活,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上门服务。

  他们的护理员会在服务对象家里贴上二维码,上门后首先扫码,GPS定位,服务内容拍照上传,结束服务以后再扫码完成,全程监督。郑晶瑛说,如果服务对象不满意,也可以进行投诉。

  即便如此,张世冬仍然觉得,目前养老支出在家庭支出之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少,全民重视养老的观念还有待提升。“养老整体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资金保障相对缺乏,应该加快出台和完善养老服务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

  除此之外,张世冬认为,居家养老的护理队伍也需要加强。为了加强养老队伍建设,他们与台州学院开展院地共建合作,建立区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和家庭照护者培训基地。

  为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其实椒江也在积极谋划创新服务,建成并常态化运行照料中心老年食堂44家,正在探索建立“怡家社区老年食堂”,确立了由国企社发集团全面参与养老事业产业的总体思路。

  今年,椒江将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区级民生实事,计划运营4家国企老年食堂,选址覆盖白云、海门、葭沚、洪家4个街道,保证周边70岁以上老人七折,95岁以上老人全额免费的用餐实惠,为老人打造家门口的平价食堂,打破地域限制,全区统一布点,给老年人提供更便捷、全面的助餐方式,切实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也在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张世冬说,将在城乡社区形成15分钟左右的居家养老服务圈,让生活照料、就医就药、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居家老年人。

 

  政协委员认为,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福祉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是当前我国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对于居家养老,台州市政协委员周军认为,养老问题纷繁复杂,在政府投入不足、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抓住养老主要矛盾,抓住其矛盾主要方面显得尤为迫切。

  “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失独的老年人做好‘雪中送炭’,突出守住养老底线。”周军表示,可以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适老化家庭改造,由民政部门争取资金支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他建议,政府部门还应该建立政产学研联合的养老服务研究机构,利用高校、科研机构、数据服务供应商及政府共同研发、探讨物联网+5G网络的应用,拓展远程提醒、动态监测、自动报警和自动记录等智能化养老服务功能,简化使用方式,消除“数字鸿沟”,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

  今年两会,台州市政协委员张诚也曾提交一份提案,他认为,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福祉。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具有服务方式灵活、成本低、受益面广等优点。但目前居家养老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医养结合有待加强、养老护理短缺等等。

  他建议,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化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培养养老服务队伍。对养老服务人员,实用奖补等多种措施,提高职业荣誉感。

  此外,台州市政协委员叶继平还建议,加快构建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养”新模式,推动市县两级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规范性制度,科学设置各项医养保障服务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和标准。

  他表示,应该深化医养护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网络信息档案,针对重中度失能失智、独居等老年人设置重点预警。借我省列入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契机,探索试点向“互联网+家庭医养床位”延伸。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